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聚焦引航 > 正文

世界视讯!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介绍_十万个为什么作者

  • 2023-06-07 19:49:13 来源:互联网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相关资料图)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是米·伊林。

米·伊林,著名苏联作家,诞生于乌克兰,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这一切,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

1914年中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从1924年起,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

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在之后的30多年中,他为青少年创作了《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在普及科学知识、鼓舞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米·伊林的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几点钟》、《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二、三部)、《书的故事》。

内容简介: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

“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现在已经被国内广为采用的书名,最初是由伊林取自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

当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仅5万字,那是一本“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书”。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讲得津津有味。

历史背景:

此书由米·伊林始创作于1927年,两年后正式出版。不到五年,在科学尚不发达的中国几乎同一时间就出现三个不同的译本,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奇迹。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文化呈现出奇特的繁荣景象,“五四”以来知识精英们所提倡的“科学”也开始进入市民阶层的眼界。按照王春秋的说法,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约30年间,这本小册子在中国大陆的广为传播,是历史潮流使然。“1931年,陶行知先生首倡“科学下嫁”,要求把科学下嫁给工农大众。中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科普实践活动由此拉开了帷幕。”“1934年,柳提认为‘目前大众需要科学知识,科学要求大众化’,首次提出‘科学大众化’的口号。1941年,慕宇光在《科学趣味》第五卷第六期,从理论上多方面论述了科学大众化的意义和方法。在‘科学大众化’口号的鼓舞下,中国各个阶层的知识分子以及科技团体、学术学会组织都积极投入到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浪潮中来。”伊林《十万》的适时引介正顺应了科学普及实践活动的需求。以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来说,这种翻译和传播速度算是相当突出的。

标签:

推荐阅读

世界视讯!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介绍_十万个为什么作者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十万个为什么作者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

每日聚焦:国有大行定期存款利率又要降了!已有股份行率先调整 3%以上寥寥无几

【国有大行定期存款利率又要降了!已有股份行率先调整3%以上寥寥无几】

恒力石化(600346)6月7日主力资金净卖出2877.81万元

截至2023年6月7日收盘,恒力石化(600346)报收于14 65元,下跌3 3%,换

新月形沙丘判断风向_新月形沙丘

1、新月形沙丘(barchandune)  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2、沙丘

长征手抄报内容(长征手抄报) 热头条

1、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观察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教育观察